有人分析志愿者有四大部分,第一是单位为了任务派去的大多数编外的,第二招聘日结工,第三是为了履历提拔或者加分的,第四自愿者。
是自愿的。第一种200块一班,一天3班,服从安排。第二种就是混饭吃,因为封了没工作,也可以服从。第三种单位摊派,难度大的派不起。第四种自愿的,动不动会跑。你是领导你会用哪种?

你去问问,如果这活在劳务市场上,叫搬运工,一个人少于500元,绝对没人接。
像图片这种送牛奶,1万5千箱,10个人,1500箱/人,算一次抱二箱要跑750次,算一次3分钟要2250分钟,37.5小时,这还是不吃不喝腰不酸腿不抖胳膊不麻的情况下,谁能来?
主要看有几户人家,用电瓶三轮车把东西搬到每栋楼下,用大喇叭喊排队领物资。10个人做好分工,一天应该能干完。
有人说很简单的事偏偏搞得这么复杂,每个楼栋的物资,放在固定的摄像头下面,按房号叫号,去取物资,过了10分钟,就无效,喊下一户。
你永远把普通人当成圣人,所以觉得什么都很简单,“你们喊的太小声了,听不到”“刚刚睡着了没听到”“我家里人比较多能不能多领几盒”“现场没人在,戴好口罩帽子去多拿几盒”……各种各样的问题层出不穷。
确实是这样,现实总比预想的复杂,没有不可能发生的,只有自己想不到的。
还有人说一个电动车,十来个志愿者,每栋楼放等量的箱从高到低楼层领取。做好登记,2个小时8栋楼应该可以吧32层的那种,而且顺便可以做个核酸,很难么?
或者,把1万5千箱牛奶用车分发到每个单元房楼下,然后每栋楼单元房建一个沟通微信群,把每一层每一户约定时间自行到下面楼下领取。
啥也不为,我们小区搬东西的时候,呼叫志愿者,都自愿去,能帮助别人就觉得满足,搬着东西爬楼很累,但是人家很感激的时候就觉得值了,不知道为啥上海人算计那么多干啥,当志愿者就是想为这个城市出一份力。
志愿者拿到手不管是一百还是五百的那种叫补贴,不是工资,不该把他们当正式工那样呼呼喝喝或者重体力活,想要让志愿者任劳任怨就开高工资,不过很难,越是呼吁奉献就越让人心寒。
创业项目群,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,添加 微信:80709525 备注:小项目!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yuehuzhi.com/359.html